再说后市,今天沪指探底回升,最后小跌一点,创业板指V型反转,最终大涨1.03%,再创新高。盘面依旧很热闹,两市超过100只个股涨停。然而,依旧是只有少数个股上涨,沪市366只上涨,1118只下跌;深市720只上涨,1452只下跌。
那么,真的有必要这么恐慌吗?引发今天A股跳空低开的重要原因,是昨天海外股市的大跌,尤其是韩国疫情严重,韩国股市大跌。但是,韩国股市在昨天大跌之后,其实今天就已经止跌反弹了。另外,中国香港股市今天也在反弹。但这一点,可能很多人还在恐慌之中,根本就没注意到。
万神殿宏观经济学研究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伊恩·谢泼德森指出,剔除住房、医疗、食品和能源后的可自由支配消费支出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9%。受疫情影响,这部分支出在第二季度可能锐减,拖累美国经济。
据了解,这份报告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选取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大学生健康问题相关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大学生日常及疫情期间的基本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进行了分析。分析的对象包括高职生和本科生两种类型,研究生不在分析范围之内。
自我感觉良好!超九成大学生“觉得自己很健康”
换句话说,今天市场这种放巨量震荡的行情,实际上是牛股的试金石,就和2月3日是一样的,越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还能吸引大量资金买入的公司,才具有真正的牛股相。而今天,表现最强的,依然是科技股,特斯拉概念、光刻胶、5G通信、华为产业链等。
今天的巨量,主要是上午放出来的。午间收盘时,沪深两市成交量已经突破9000亿元,下午实际上是缩量的,全天共成交1.41亿元,成交额连续5天突破万亿元。关注公众号“道达号”,每天及时阅读达哥的投资手记。
分析人士指出,看不见的病毒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打击经济运行各个环节。如果不能迅速有效阻止金融市场下跌,企业难以获得新的增长资金,支撑美国超前消费的股市财富效应随之消散,生产和消费都将受到重挫。
国际金价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4月黄金期价10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5.4美元,收于每盎司1660.3美元,跌幅为0.92%。
接近九成的大学生最近一周都有进行体育锻炼,进行散步、跑步类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健身器材锻炼、武术类运动等多种体育锻炼,12.4%的大学生每天都会锻炼,最近一周锻炼的次数在7次以上。
84.5%的大学生每月都吃油炸食品,甚至有16.9% 的大学生每周吃3~5次和几乎每天都吃。每月都吃烧烤的学生占68.4%,每月都吃方便类食品的学生占81.9%,每月都吃鱼丸、香肠等加工肉类的学生占83.9%,每月都喝可乐或勾兑饮料的学生占76.7%,72.4%的大学生每月都会吃几次冷冻甜品。
纽约油价上涨,4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23美元,收于每桶34.36美元,涨幅10.38%。
不愧是干饭人!近四成大学生认为自己食欲非常好
“熬夜”似乎成了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有大学生因学习或工作任务而不得不晚睡——“被迫式熬夜”,也有大学生因形成晚睡习惯无法较早入睡——“习惯性熬夜”,更有虽然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而且知道熬夜的危害但依然坚持晚睡的“报复性熬夜”。
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很自信。
疫情之下,美国经济面临的更多是信心层面的打击。只有当疫情真正得到有效控制、信心得以恢复,消费者才敢放心出门消费,企业才有意愿扩大生产和投资。若无法从源头上根治“病因”,美国国内需求和实体经济下滑趋势恐难逆转。
大学生“刷夜”现象普遍 越是名校越能熬
在达哥看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很多投资者包括部分机构,现在的心态依旧是非常谨慎,不够坚决的,尽管A股市场表现出来的强势特征已经足够明显。正因为如此,昨天海外市场的大跌,引发了今天大量抛盘的出现。
也就是说,在“985”高校,超过一半(52.8%)的大学生在晚上12点以后才入睡,而在普通本科大学和高职院校,12点以后入睡的学生比例分别占38.5% 和21.1%。此外,在“985”高校学生中,仅有5.2%的学生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
新冠肺炎疫情何以对美国经济带来超大杀伤力?目前来看,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疫情切断人与人接触,对支撑美国经济的消费服务业造成重创。其二,疫情极易引发恐慌,扰乱金融市场。其三,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疫情存在局限。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手记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数据显示,2月份美国商品零售额环比下降0.5%,创2018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其中酒吧和餐馆销售额下降0.5%。截至目前,苹果公司已经关闭除大中华区之外的全球各大门店;美国连锁百货巨头梅西百货正关闭在美门店;全球化妆品零售巨头丝芙兰等美容品牌也宣布实体店暂停营业。
14.8%大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很好”,42.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好”,32.9%的大学生认为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仅有1%的大学生认为身体健康状况“很不好”。
相对于普通本科大学和高职院校,“985”高校学生在晚上12点至1点和凌晨1点以后入睡的学生比例相对更高,超过四成(40.9%)学生在晚上12点至1点期间上床睡觉,11.9%的学生在凌晨1点以后上床睡觉。
由此可见,成交量的天花板还远远没到。原因很简单,杠杆资金还没有大规模进场,尽管已经有所放量。
报告还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同样令人堪忧。大学生作息不规律、“刷夜”现象普遍,睡眠不足问题突出,重点大学和高年级学生熬夜现象更加严重。
2019年调查数据显示,只有8.9%的大学生在10点之前入睡。83.6%的大学生都是在晚上11点之后才上床睡觉,近一半(49.3%)的大学生在晚上11点至12点之间睡觉,34.3%的大学生都是在晚上12点以后才上床入睡。
连续放巨量,连续突破万亿,今天达到1.41万亿元,这是不是过度投机已经开始,是不是行情可能进入高位的信号?
调查询问了大学生是否经常感到肠胃不适,像腹胀、拉肚子、便秘等。结果显示,大学生肠胃健康平均得分仅为5.9 分,而且有近三成(29.1%)大学生肠胃经常感到不舒适,评分在5分以下。
数据显示,大学生自评食欲状况得分达到7.7分,接近四成(39.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食欲非常好,评分高于9分。
至于指数,既然今天又一次扛住了海外市场的风暴,那么接下来,也不做过多的预测了,继续跟着趋势走吧。关注公众号“道达号”,每天及时阅读达哥的投资手记。
而今天,A股市场显然是经受住了考验,沪指盘中一度大跌80多点,但最后强势回升,收盘仅仅下跌18.18点,以3013.05点报收,跌幅为0.6%;创业板指数一度跌幅超过4%,但收盘竟然还上涨1.03%。
昨天,海外市场的集体暴跌,是不是让很多人都心里发慌?今天早上,达哥在“早评”文章中也说了,A股大幅跳空低开,将是大概率事件。
先看沪市,今天成交5100多亿元,已经是这一波行情的天量了,那么在2014年-2015年的牛市中呢?
近期,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合计突破1万亿元,而且还在不断上升过程中。但与2015年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5年最火爆的时候,融资余额在2.2万亿元之上,而且这还只是正规券商的融资数据,不包括当时的场外配资。另外一个指标,现在的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只有2%多一点,而5年前超过了4%。关注公众号“道达号”,每天及时阅读达哥的投资手记。
美国金融股普涨,摩根大通涨7.77%,高盛涨6.76%,花旗涨8.19%,摩根士丹利涨5.33%,美国银行涨7.66%,富国银行涨7.97%,伯克希尔哈撒韦涨4.64%。
爱健身!超一成大学生每月健身花费超300元
一、本仓位是结合趋势研究,设置的非实盘仓位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14年12月3日,当天沪市成交就突破5000亿元,达到5298亿元,随后几个交易日,每天沪市成交都在5000亿元以上,最高达到7900多亿元。而当时,沪指从2700多点,刚刚涨到3000点。12月9日的7900亿元成交,只是一次洗盘而已。2015年初,沪指在3300点附近震荡了大概两个多月,成交量有所萎缩。但从3月份开始,沪市单边6000亿元以上的成交量成为常态,顶峰是6月8日的1.3万亿元。
二是,虽然很多人信心还不够坚定,但大量资金却又是极其的“饥渴”,一旦大盘止跌企稳,很快就会疯狂涌入,甚至是开始考虑上杠杆加仓。关注公众号“道达号”,每天及时阅读达哥的投资手记。
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21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蓝皮书中的一则《中国大学生健康状况与健康行为调查报告》展现了几组有意思的数据。
2019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自我感觉整体健康状况良好,超九成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康比较有信心。
大学生群体中每周锻炼1~2次的学生偏多,占33.3%,25.4%的大学生最近一周锻炼3~4 次。大学生每次锻炼大概1.5小时。
沪深300指数仓位参考
相比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自评社会交往健康状况更好,24%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社会交往健康状况“很好”,远高于选择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很好”的比例。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感,而且指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完好状态,个体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等多个维度。
分板块来看,美国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苹果涨7.2%,亚马逊涨5.07%,奈飞涨5.09%,谷歌涨4.88%,Facebook涨5.13%,微软涨6.84%。
虽然数据表明大学生食欲比较好,但调查同时显示大学生肠胃健康状况较为一般。
二、本仓位跟踪标的为沪深300指数,以实现对指数量化跟踪,避免持仓个股差异影响效果。
大学生的熬夜情况在不同类型学校和年级间存在明显差别,“985”高校和高年级学生熬夜问题相对严重。
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是金融市场走向的风向标。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美国政府的举措“药不对症”,投资者对疫情蔓延及其经济影响深感忧虑,金融市场出现恐慌性暴跌。自3月9日以来,纽约股市已三次触发熔断机制,历史罕见。12日,三大股指均跌入技术性熊市,结束长达11年的牛市周期。16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12.93%,创198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美联储已几乎抛出所有“弹药”。继3月3日宣布紧急降息50个基点后,15日又紧急降息100个基点,并重启量化宽松措施。同时,美国政府颁布拨款、延长纳税期限等财政应对方案。但市场对此并不买账。
新冠病毒人际传播力强且潜伏期长。为防病毒扩散,美国各大航空公司被迫缩减国际和国内航班;不少城市下令关闭餐厅、剧院、酒吧和电影院;美国政府建议取消不必要的旅行和聚会。这些举措相当于截断了美国消费服务业的增长之路,而服务业占美国经济总量的80%以上,是当仁不让的支柱产业。
早间,沪指大幅低开近50点,然后资金进场抄底。一小时后,指数大约反弹了一半回来。随后,10点半到11点13分,又是一波恐慌盘杀出来,沪指最多下跌了87点,创业板指数从红盘到下跌超过4%,不少个股从涨停板上跌了下来。
与此同时,沪深两市放出1.4万亿元的巨量,不少人在早间恐慌地交出了手中宝贵的筹码,到了下午,不知道他们后悔了吗?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今天1.41万亿元成交,在上一轮牛市中,处于怎样的水平。
而从沪深两市合计成交总额来看,2015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几乎每天成交金额都达到2万亿元。2015年5月28日,当日成交金额高达23576亿元。
另外,年级越高,大学生上床睡觉的时间越晚。47.8%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在晚上12点以后上床睡觉,其中凌晨1点以后上床睡觉的学生达到11.9%。
调查专门关注了大学生的吃饭问题,结果发现,同学们的食欲比较好。
在心理健康上,11.6%大学生认为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很好”,41%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认为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很不好”和“不太好”的比例分别只有1.4%和7.4%。
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饮食习惯严重不合理,仅有54.1%的大学生表示几乎每天都吃早餐,8%的大学生表示几乎每天都不吃早餐。在午餐和晚餐上,学生点外卖的频率也较高。
巨量震荡,说明什么问题?
瑞银集团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马克·黑费尔指出,对疫情这类短期冲击而言,宽泛的财政支出和降息并非“灵敏”调解工具,投资者更希望看到控制疫情传播和缓解经济冲击的针对性措施。
虽然大学生饮食不规律,存在熬夜、吸烟喝酒等危害健康的行为,但令人欣慰的是2019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也表明,大学生同样注重体育锻炼。
欧股方面,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10日下跌149.53点,跌幅1.41%,报收于10475.49点;巴黎股市CAC40股指10日报收于4636.61点,较前一交易日下滑71.30点,跌幅为1.51%;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0日报收于5960.23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54点,跌幅为0.09%。
部分大学生表示,“白天是工作,晚上才是生活”,白天的时间是为了学习、工作,晚上才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在夜晚能够得到心理补偿,因此会选择晚睡。
美元指数10日显著上涨,截至纽约汇市尾盘,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上涨1.61%至96.4402。(中新经纬APP)
分析人士认为,消费服务业瘫痪还可能引发企业破产、企业债务评级下调和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等多重冲击。
美国能源股集体上涨,埃克森美孚涨2.72%,雪佛龙涨5.28%,康菲石油涨2.38%,斯伦贝谢涨4.91%,EOG能源涨10.61%。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健身手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而且也被大学生视为一种“时尚”,在健身上的消费也成为一种“时尚消费”。数据显示,27.8%的大学生在健身方面有支出,约一成(10.7%)的大学生每月在健身上花费300元以上。
数据表明,41.1%的大学生每周都会点外卖,其中几乎每天都点外卖的学生占7.2%,15% 的大学生每周会点3~5次外卖。
令人堪忧的问题还有大学生饮食习惯不良,不重视早餐、点外卖现象普遍;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偏爱油炸、烧烤、可乐类食品。
不过,今天的A股,也就此宣告日内见底,不少上午抛售出来的资金,要么沉默旁观,要么再次换股杀入。而大盘的剧烈震荡,也造就了今天的巨量换手。
热门中概股普遍收涨,阿里巴巴涨4.45%,京东涨4.74%,百度涨4.93%;魔线涨70.48%,无忧英语涨20.69%,趣头条涨12.42%,欢聚时代涨10.06%,微博涨5.21%,拼多多涨3.23%,蔚来汽车涨6.38%,网易涨1.08%。
同学,你今天熬夜干饭了吗?
在若隐若现的衰退威胁中挺过2019年,美国经济在2020年迎来“黑暗开局”。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加压,加之已有的对超长扩张周期接近尾声的担忧,有关美国经济衰退的讨论骤然升温。